公司新聞
混改激活“自我療愈”功能 百年重工“涅槃重生”
100年,在人類發展歷程上是“彈指一揮間”,而在企業發展的時間坐標上,卻彌足珍貴。有這樣一個企業,100年里的發展充滿了艱辛和挑戰,從百年前民族工業星星之火的籌建,到新中國計劃經濟創多項第一的輝煌,再到80年代體制改革人員分流的陣痛,從老國有企業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困局到今天國企混合所有制的深刻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北方重工這個百年企業歷經滄桑巨變,折射出這個偉大時代光輝印記,混改也讓這個老牌國企激活了自我療愈功能,百年企業再次發出了耀眼的光輝。
混改激活體制機制 百年企業“涅槃重生”
遼寧方大集團在遼寧起步并成功走向全國,目前已經成為擁有炭素、鋼鐵、醫藥、商業四板塊,兼營重型機械制造、礦山、房地產等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正是在方大集團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方威懷著“回家鄉投資,為家鄉作貢獻”的情懷,繼參與東北制藥、中興商業混改后,又參與了北方重工的司法重整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改開啟了北方重工的重塑、再生之路,廣大員工正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眾志成城,背水一戰,全力助推企業發展,贏得了企業改革發展先機。作為戰略投資者,方大集團為北方重工帶來完全市場化的體制機制、雄厚的資本資源優勢和全新的經營發展理念,促進北方重工加速形成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和經營管控體系。
北方重工通過迅速導入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植入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在方大集團雄厚的發展資金支持下,快速恢復了生產經營、訂貨回款、產品質量控制等各項重點工作,“自我療愈”作用逐步顯現。
同時,把握市場脈搏,加快產品技術升級和新產品研發。沈陽地鐵二號線南延線項目兩臺直徑6.48米土壓平衡式盾構機技術改造再升級,進一步確立了北方重工在盾構機市場領域技術領先地位。HLS-415新型燒結環冷機、1000t/h砂石骨料生產線等一批新開發產品,已成為企業打造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支撐,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員工積極轉變思想 不斷激活自身活力
借助混改東風,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北方重工陸續涌現出了完成1200余件關鍵產品部件攻關、產品部件合格率達100%的沈陽市勞動模范李化龍;涌現出了冷作工領域行家里手、帶領車間實現人均日產量達到260公斤以上的沈陽市“技術標兵”張玉清;涌現出了多年崗位上創新、累計為企業創收200余萬元的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蔡君杰等領軍人物。
企業混改后,李化龍積極降本增效,利用自己的經驗改制廢舊刀具進行再利用,帶領班組員工修廢利舊、小改小革,本著節約成本創效益的想法,自己動手改制工具,最大限度發揮工具的使用價值,降低生產成本。經他改制的刀具、鉆頭等工具達數十種,節約工具費用數千元。
張玉清帶領車間平均每月完成組焊件產量400噸以上,先后保質保量完成多個重點項目結構件生產任務;他善于創新攻關,自制組焊工裝,改進工藝方法,大大提高了組焊精度和質量,節約了生產成本,為企業節約6萬余元;他注重利用邊角余料制作吊耳、支撐等工裝,對生產消耗的焊材、焊劑、砂輪片等精細化管理,將精細管理理念傳達到每個車間員工,2020年他所在的車間,累計節約生產消耗材料費用約3萬余元。
蔡君杰在崗位上的注重創新,風塔筒體高精度快速曲型工藝成功攻關,提高生產效率一倍以上,筒體一次成型合格率100%,創收40萬元;發明的筒體內環縫反向自動焊接方法的推廣,每年可為企業節約制造費用50多萬元。設計的盾構機盾體外部工藝背板及環形支撐加固的組對工藝方案,解決了大直徑盾體輥筒精度問題,每年可為企業節約4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