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撼地蛟龍”盾構機編織城市地下“生命線”
一陣歡呼伴隨著墻體破裂,位于桃仙機場附近的沈陽地鐵二號線南延線全運路站豎井中,一臺隧道掘進機從容不迫的打穿了最后一毫米破土而出,與原計劃位置絲毫不差。
“在沒有影響地面任何活動的情況下,從今年3月初開始,北方重工盾構機從地鐵二號線全運路站開始了隧道挖掘工作,解決了大大小小數百個難題,一氣呵成完成了高全區間的雙線地下貫通任務?!北狈街毓に淼拦こ碳夹g公司副總經理許成發在現場自豪地告訴記者。據了解,目前有8臺北方重工的隧道掘進設備正同時縱橫馳騁在沈陽的地下,為家鄉發展繪制著一張壯美藍圖。
立足長遠 不計成本 破解時代問號
盾構機被譽為工程裝備屆的“皇冠”,研發制造涉及機械、電控、液壓、材料力學等眾多領域,誰掌握了盾構機的研發和制造技術就意味著誰有資格身處制造業強國行列。但天上不會掉餡餅,先進的工業制造技術只能靠自己探索。
上世紀90年代,盾構機技術被國外少數企業壟斷,一臺盾構機的價格超過3億美元,而且安裝維修等工作全部要依靠國外公司,甚至不允許中國的工人靠近駕駛室和控制室。
1997年為了打通秦嶺隧道,鐵道部向德國維爾特公司定制了盾構機,但是整個施工過程德國公司卻百般刁難,使中方付出了極大代價。2007年,北方重工成功并購德國維爾特全資子公司法國NFM公司,從而掌握了世界先進的盾構機研發、制造技術;2016年又并購了美國羅賓斯公司,從而成為國內唯一同時掌握硬巖、泥水平衡、土壓平衡等多種工況條件下隧道掘進技術的企業,為中國破解了困擾多年的時代問號。
撼地蛟龍 飲水運河 編織城市通網
從2006年北方重工為沈陽地鐵提供第一臺盾構機開始,15年間24臺不同規格的盾構機先后服務于沈陽的城市建設,為家鄉的道路交通和管廊工程作出了巨大貢獻。
此次貫通的沈陽地鐵二號線南延線全長14.2公里,是二號線沿城市“金廊”敷設的南北向骨干線路,線路建成后,將沈陽北站和桃仙國際機場兩個一級交通樞紐緊密銜接,實現“空鐵聯運”目標,這對于完善沈陽綜合交通體系、拉動產業升級,擴大內需投資,促進沈陽經濟社會科學和諧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北方重工還將生產13臺盾構機投入到地鐵三號線、六號線和一號線東沿線的施工當中。
沈陽市是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之一,目前已竣工5個項目,其中南運河區間采用了北方重工生產的盾構機。
南運河段全長12.6公里,共設置7座盾構井和6個盾構區間,是全國第一條全線盾構工法施工的城市老城區地下綜合管廊,途徑南湖公園、魯迅公園、青年公園、萬柳塘公園和萬泉公園,內含給水、中水、天然氣、電力、通訊、供熱六種管線,設置天然氣倉、熱力+通信倉、水倉和電力倉。該項目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十大示范項目”。
在優秀人才的支撐下,企業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如盾構機這樣的傳統優勢產品,也衍生出煤礦硬巖巷道掘進機這樣顛覆傳統業態的新品種。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北方重工員工精神面貌發生了根本改變,工作積極性顯著提高,同時,員工們對東北這片黑土地的濃濃眷戀卻絲毫未變。